“以前下雨想打球只能‘望场兴叹’,现在有了钢构棚,随时都能来一?。?rdquo;黄下村篮球爱好者在新升级的球场上完成投篮后,向身旁好友兴奋地分享着使用体验。近期,黄下村聚焦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,将露天篮球场升级为“全天候运动空间”,让乡村公共服务更贴民心,也为乡村生活注入更多活力与热闹。
听民意、解民忧,靶向破解球场“看天开放”痛点
此前,黄下村虽已建成篮球场,但受露天场地条件限制,实用效能始终不高。晴日高温暴晒时,场地地表温度过高,村民运动时易中暑;雨天过后,场地积水难排,长时间无法使用,“看天开放”成为制约群众健身的主要难题。村“两委”在开展常态化走访调研、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过程中,“完善运动设施、解决球场受天气制约”的诉求被村民多次提及。为及时回应群众需求,村“两委”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,经集体研究商议,最终确定利用村扶贫互助社资金,为篮球场搭建钢构棚,从根本上解决晴晒雨淋导致球场使用率低的问题,让运动设施真正“用起来”。
抓质量、重细节,匠心打造“耐用又贴心”的运动空间
从选材到施工,村“两委”全程紧盯质量与细节??悸堑较绱迓短旎肪吵笔?、雨水多的特点,在钢构棚选材上,特意选用耐腐蚀、抗风载的优质钢材,确保棚体长期稳固耐用,降低后期维护成本;同时,结合村民反映的“白天忙农活、晚上想运动”的实际需求,同步在球场周边加装LED照明设备,彻底解决夜间运动“看不清”的问题,实现球场“白天能用、晚上也亮”的全天候使用目标。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施工,钢构棚篮球场于7月底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。此外,村“两委”还在细节处下功夫,在球场旁配套增设阶梯式观看台,既方便村民观看篮球比赛、文艺表演,也为运动后休憩提供舒适空间,让便民服务更显温度。
焕新颜、聚民心,小球场变身乡村“活力打卡地”
如今走进黄下村,升级后的钢构棚篮球场已成为村内最热闹的角落之一。每逢节假日,球场上满是年轻人奔跑跳跃的矫健身姿,传球、投篮的动作间尽显青春激情;孩子们围在场边练习运球、传球,清脆的笑声洒满整个场地;老人们则坐在阶梯式观看台上闲聊家常,偶尔为场上的精彩进球鼓掌喝彩,动静相宜间,勾勒出一幅生动鲜活的乡村生活图景。
黄下村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充分发挥钢构棚篮球场的公共服务功能,依托该场地定期举办篮球友谊赛、全民健身活动等,进一步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,让小小的篮球场不仅成为群众健身锻炼的“好去处”,更成为凝聚民心、传递快乐的“大舞台”,切实以民生实事提升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。